│資訊走廊
│華文首頁
│
│
創新•研究•開發•技術•品質
人不可一天斷水
俗話說:「人能三日無糧,不可一天缺水」,可見水份對人體的重要性。根據生理學家的研究,
常人不吃東西,大約還可以活四個星期,甚至二個半月,但是如果滴水不進,在常溫下大概只能
忍受三天,若在暑氣蒸騰的夏季,恐怕連一天半也難捱。這就是高僧閉關或進行斷食療法時,可
以十天半月不吃飯,卻不能一日不喝水的原因。
擠掉水分後所剩無幾
就生理上來說,人體各部組織,大都由水來支持;水份約占全身的百分之七十。根據生理學家的
報告,身體內含水最多的是腦脊髓,約占百分之九十九;其次為淋巴腺,約占百分之九十四;血
液中的水份約占百分之七十;肌肉中的水份約占百分之六十二;骨骼雖然堅硬,也含有百分之五
十的水。以上是指成年人的身體,嬰孩平均約占全身的百分之八十左右。假如人體每日流失的水
份占體重的百分之十,就會生病;占體重的百分之二十,就有生命的危險了。
人體的水份,經由腎臟、腸道、肺、淚液、口鼻分泌、性分泌、乳汁、嘔吐及糞尿等排泄於體外
。各器官的排泄量,與年齡的大小沒有關係。正常的腎臟消耗的水分約占百分之六十,腸約占百
分之二至六,肺和皮膚占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三。
一生飲水一游泳池
人體既然消耗這樣多的水,那麼水在人體內有什麼功用呢?現在分別介紹於下:
-
-
一、幫助消化:我們日常所吃的食物,須經牙齒的咀嚼和唾液的潤濕,經食道到腸胃,才
能完全消化而被吸收,這些過程都需要水份來幫助;如果缺少了水,消化功能便無法完成。
-
二、排泄廢物:食物經消化和吸收以後所剩餘的殘渣廢物,必須經由汗、呼吸和大小便來
排出體外,排泄方法雖有不同,都需水份幫助才能順利進行。
-
三、潤滑關節:人體的關節如果沒有潤滑液,骨與骨之間發生摩擦就會活動不靈活,水就
是關節潤滑液的來源。
-
四、平衡體溫:水與體溫的關係非常密切,天冷時,血管收縮,血液流到皮膚的量減少,
水分也不容易排出,體溫才能保持平衡。夏天,血管膨脹,血液流到皮膚的量增加了,這
時,水也就藉著血液流到皮膚,再由汗腺排出皮膚表面。因為汗液蒸發,皮膚表面的熱就
減少,體溫就可以保持平衡了。
-
五、維持細胞:人體是由無數的細胞組成,這些細胞的成份大部份是水,只有水才能維持
皮膚的新陳代謝。
-
六、淋巴和血液:運送養份、排泄廢物以及循環工作,都是靠水來推動,人體各部分的活
動和每一個器官的新陳代謝,也需要水來維持。
所以,水的供應和補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。一個人的需水量通常受個體、運動、氣候、衣著、
環境的影響而不同,不過,平均每人每天由飲水及其他食物攝取水分,至少需在四磅以上。除了
直接飲水以外,我們平常所吃的糧食、水果、蔬菜、肉類等都含有大量的水份,假若壽命能到七
十歲,那麼一生所飲用的水,就有五萬四千六百公升,足夠貯滿一個游泳池。
│資訊走廊
│華文首頁
│
│